资讯详情
国内烧碱装置开工率情况
发布时间:
2019-10-20 18:29
摘要:
进入2009年,金融危机对国内氯碱行业的影响也越发明显。特别是对于烧碱产品来说,这种影响从连续下滑的市场价格上来看便尤为突出。近期氧化铝、印染、造纸等下游市场的启功不全面造成本已加大生产负荷的烧碱企业无法顺利销售产品,致使全国烧碱市场仍未正式回暖。本专题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近一段时间国内大部分氯碱生产企业烧碱装置开工率上,在行业所必须面对的这个困难时期里,为您的工作提供参考。
国内烧碱装置开工率情况总述
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深入,2009年的氯碱化工行业面临着行业产能相对过剩,下游市场不断萎缩的双重压力影响。而对于烧碱市场而言,一方面国内企业开工率不断提高,国内市场产品量也随之增加;另一方面,国际烧碱市场低迷,国内产品出口困难。除此之外,下游市场启动不全面,也给未来烧碱市场带来了多重考验。
从此次调查的国内近150家烧碱企业生产状况来看,大多数企业的氯碱生产装置开工率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部分企业因市场因素而停产停车,在所有停车的装置当中,隔膜法烧碱装置占较大的比例。从总体情况来看,烧碱生产负荷在50%以上的企业约占所调查企业总数的80%左右;生产负荷在70%以上的企业占所调查企业总数的70%以上;几乎保持满负荷以及超负荷生产的企业占到总数的38%。高负荷开工企业在所调查企业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行业整体开工率保持了较高的水平。
从整体分布情况来看,开工率与当地下游产品结构以及企业所配套的不同耗碱、耗氯产品密切相关。由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国内烧碱主要消费地带,下游市场对该地区烧碱开工率起到了明显的支撑作用,当地企业开工率普遍相对较高。特别是对于国内烧碱主产区山东、江苏来说,开工率也受到了当地下游的明显支撑。受山东地区氧化铝等行业复苏缓慢,下游烧碱采购气氛低迷影响,致使该省企业开工率相对较低,但是由于当地下游企业较多,对企业生产存在明显的支撑作用,当地氯碱装置平均开工率约为75%;江苏地区烧碱加权平均开工率约为80%,影响当地企业装置开工率的主要原因是受到当地化纤行业拉动所致,随着化纤产品出口退税的提高,当地企业对于烧碱产品的采购也较为积极,客观上对烧碱开工情况起到拉动作用,大部分企业保持的满负荷开工或较高的装置负荷,对该地区烧碱整体开工率起到了拉升的作用。此外西北西南地区受到之前一段时间片碱市场较好的影响,开工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随着近期片碱市场的走低,未来一段时间该地区烧碱开工率将可能出现一个小幅的下降。而相比于上述地区,山西、河北等华北地区企业以及东北地区部分省市装置开工率则表现较低,这与当地下游市场单一,运输条件较差等状况密切相关。由于当地下游需求有限,过剩的烧碱不断向外埠低价分流,以调节当地产品供需平衡,但由于当地运力有限,致使该地区市场总体表现平淡,企业开工率不高。同时当地氯碱企业为维持碱氯平衡,致使交叉地区间产品竞争激烈,客观上也影响了当地整体开工率。
隔膜法装置关停比例增加
受市场疲软的影响,绝大部分烧碱生产企业在平衡电解装置时,往往优先保证离子膜装置的运行,对于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隔膜法装置则采取了加速淘汰或暂停生产的措施。根据中国氯碱网统计显示,截至2008年底,隔膜法烧碱产能在总产能的比重为31%,与去年相比下降了6个百分点。
在此次调查的近150家企业中,12家兼有隔膜和离子膜装置的生产企业选择以全部或部分关停隔膜装置的方式减少产量,7家仅有隔膜生产装置的企业也因市场风险加大暂时停车。暂停生产的隔膜法产能大约为80万吨,占到被调查企业隔膜总产能的10%左右。与离子膜法工艺相比,隔膜法工艺直接生产的烧碱浓度只有10%,生产企业必须将10%烧碱加热蒸发浓缩至30%才可符合市场销售的一般浓度,能耗增加无疑加大了成本压力。此外,装置生产能力较小无法发挥规模优势也成为企业优先选择暂停隔膜装置的原因之一,可以说,在烧碱企业普遍面临盈利下滑的境况下,成本因素已成为目前企业调配生产的重要考量。
据业内人士分析,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深化,在成本压力下“精耕细作”的氯碱生产企业对隔膜法装置将采取加速淘汰的方式,由此,烧碱的两大生产方式也已开始出现一定的分化。从未来淘汰落后产能和加速产业升级的角度考虑,隔膜法烧碱的生产能力在国内烧碱总产能中的比重也将逐步缩小。
下游耗氯耗碱产品影响不一
从近一周的全国烧碱开工率情况统计来看,企业开工情况并未出现整体大幅下降,但总体销售情况并不乐观,部分地区已在根据市场进行调整。就具体生产经营情况而言,各企业略有不同。
此次调查共涉及全国145家主要烧碱生产企业,在基本保持满负荷开工的56家企业当中,除21家企业生产PVC产品外,剩余35家企业大部分以甲烷氯化物、氯化石蜡、ADC、多晶硅等其它耗氯产品为主进行生产或外销部分液氯。在当前PVC市场供求略带失衡的情况下,以PVC为主要耗氯产品进行生产的企业平均开工率远低于拥有其它氯产品配合生产的企业。当前液氯市场南北方均出现下滑,保障液氯产品的顺利消化能够起到稳定烧碱装置开工的作用。
同时,有部分企业所生产的烧碱主要供给于企业内部的氧化铝生产。针对当前氧化铝市场,业内人士多表示近期仍无好转迹象,但为避免市场流失,故进行一定量的生产,所以烧碱开工情况多数能够保持在80%左右。一旦氧化铝等耗碱市场开始转暖,企业也将会加大烧碱的生产负荷,同时在自用的基础上进行外销。
由“以碱定氯”逐步转变为“以氯定碱”的生产模式正被愈来愈多的氯碱生产企业所接受。企业在避免单纯以PVC产品来消耗氯气同时,扩大其它有机氯产品的比例,才能带动氯碱行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近一周的全国烧碱开工率情况统计来看,企业开工情况并未出现整体大幅下降,但总体销售情况并不乐观,部分地区已在根据市场进行调整。就具体生产经营情况而言,各企业略有不同。
此次调查共涉及全国145家主要烧碱生产企业,在基本保持满负荷开工的56家企业当中,除21家企业生产PVC产品外,剩余35家企业大部分以甲烷氯化物、氯化石蜡、ADC、多晶硅等其它耗氯产品为主进行生产或外销部分液氯。在当前PVC市场供求略带失衡的情况下,以PVC为主要耗氯产品进行生产的企业平均开工率远低于拥有其它氯产品配合生产的企业。当前液氯市场南北方均出现下滑,保障液氯产品的顺利消化能够起到稳定烧碱装置开工的作用。
同时,有部分企业所生产的烧碱主要供给于企业内部的氧化铝生产。针对当前氧化铝市场,业内人士多表示近期仍无好转迹象,但为避免市场流失,故进行一定量的生产,所以烧碱开工情况多数能够保持在80%左右。一旦氧化铝等耗碱市场开始转暖,企业也将会加大烧碱的生产负荷,同时在自用的基础上进行外销。
由“以碱定氯”逐步转变为“以氯定碱”的生产模式正被愈来愈多的氯碱生产企业所接受。企业在避免单纯以PVC产品来消耗氯气同时,扩大其它有机氯产品的比例,才能带动氯碱行业结构优化升级。
下一页
下一页
最新动态